
1、 调整作息规律,固定睡眠时间
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和起床,哪怕周末也别打乱节奏。睡前一小时别刷手机、追剧,换成听轻音乐或泡个热水脚,让身体提前进入放松状态。坚持两周,生物钟稳了,多梦的情况会慢慢改善。
2、 改善睡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卧室光线调暗,窗帘选遮光款;温度控制在20-22℃最舒服;床垫别太软也别太硬,枕头高度要能托住脖子。如果外面噪音大,试试耳塞或白噪音机,比如雨声、风声,这些声音能帮你屏蔽杂念,睡得更沉。
3、 睡前放松身心,别让大脑“加班”
白天遇到烦心事别憋着,找朋友聊聊或写日记发泄出来。睡前可以做些简单拉伸,比如瑜伽的“婴儿式”,或者闭眼深呼吸10次——吸气4秒,屏住2秒,呼气6秒,重复几次,紧张感会跟着呼出去,梦里自然少些焦虑。
4、 饮食运动双管齐下,提升睡眠质量
下午三点后别喝咖啡、浓茶,睡前两小时别大量喝水,不然半夜总起夜,梦就容易断。白天适当运动,比如快走30分钟或跳操,但别睡前剧烈运动,反而会兴奋。晚餐吃清淡点,像小米粥、香蕉这些含色氨酸的食物,能帮身体合成助眠的褪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