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黑身子的鸟可能是以下几种:
一、黑鹎(白头鹎)
特征:头部至颈后有一块白色区域,与黑色的身体形成鲜明对比,体型中等大小。
分布:在我国南方及中部地区尤为常见,也广泛分布于其他地区。
习性:主要栖息在林区、公园以及城市绿地中,食性杂,包括昆虫、果实和植物种子等。叫声婉转动听,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常见的观赏鸟类之一。
二、黑短脚鹎
别名:又称红嘴黑鹎、山白头、白头公或白头黑布鲁布鲁。
特征:头颈部分为黑色或白色(因亚种而异,白色型又称白头黑鹎),其余体羽为黑色,嘴和脚为红色。
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各省。
习性:通常生活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林高大乔木上,并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三、白骨顶(非典型白头黑身鸟类,但值得注意)
特征:从额头到喙部为亮白色,其他所有部位的羽毛为黑色,两色分明。
分布:在我国北方有出现。
习性:性情凶残,善于凫水。
白头黑身子的鸟可能是黑鹎(白头鹎)或黑短脚鹎,这两种鸟在我国都有广泛的分布。而白骨顶虽然也是黑白两色的鸟类,但其头部白色区域与喙部相连,且主要生活在水中,与典型的白头黑身鸟类有所不同。在观察或识别时,可以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