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动扣款”相关话题再度引发公众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扣款”,甚至有时在关闭App内续费功能后,仍因订阅渠道不同而被扣款。这种“开易关难”的落差,让不少消费者对自动扣款服务的便捷性产生了质疑。
自动扣款功能原本旨在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将生活缴费、会员订阅等繁琐流程压缩成“无感秒付”。一些平台却利用这一功能设置消费陷阱,如“首月1元”的诱饵背后,往往隐藏着自动续费的陷阱,且相关条款字体小、颜色浅,稍不留神便会被“被同意”。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消费者应仔细阅读相关服务条款,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本文综合自新浪财经、微信公众平台(腾讯网)、百家号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