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广东深圳的卢女士一家在乘坐高铁抵达山西大同后,不慎将孩子的儿童手表遗落在列车上的垃圾袋中。由于手表具有定位功能,卢女士发现手表可能已被当作垃圾处理,于是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的两名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徒手翻了4个多小时、约8吨的垃圾,最终找到了这块手表,并于当晚送还至卢女士手中。
此事经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质疑,一块儿童手表是否值得花费如此人力物力去寻找。也有网友表示,让环卫工人在高温下长时间翻找垃圾,此举并不体恤一线环卫工人。
对此,大同市城管局回应称,他们此前也有过帮市民寻找失物的先例,此次并非特殊个例。只要老百姓有需求,他们肯定会去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两名环卫工的原有工作当时有其他环卫工接替,搜寻工作也并非露天进行,而是在一个装有风机的场地内,所以并不炎热。
此事虽已落下帷幕,但引发的思考仍在继续。如何在保障公共服务的更好地关怀一线工作人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合自山西晚报、红星新闻、澎湃新闻、天津日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