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正值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年之际,一束特别的稻穗出现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内袁隆平的墓前。这束稻穗由三株非洲杂交水稻组成,是袁隆平团队在非洲国家试种成功的第三代杂交稻品种,标志着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佳绩,较当地传统品种增产300%。
袁隆平的侄子袁景辉含泪将这束稻穗摆放在墓前,并透露这是袁老生前的心愿,希望让非洲兄弟吃饱饭。这批稻种已在10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帮助300万非洲家庭摆脱饥饿危机。稻穗旁的留言卡上写着:“袁爷爷,您的稻种让非洲孩子不再饿肚子。”这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承载了一个科学家一生的承诺与梦想。
前来缅怀袁隆平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手持鲜花、稻穗,在墓前庄严肃立,表达对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无限缅怀和崇高敬意。学生们献上手写信,承诺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袁隆平的墓前标识牌上写着“爷爷的水稻田”,寓意着对青少年的期许,希望他们成为爱劳动、爱科学的好种子。
这束特别的稻穗,不仅是对袁隆平的致敬,更是他“种子精神”的接力。袁隆平虽然离世,但他的梦想与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更多人继续前行。
本文综合自央广网、百家号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