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霉变食物在二手平台上被标出天价的现象引发全网关注。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发霉的橘子、长毛的馒头等变质食品被标价数十元至上千元不等,甚至有发霉橘子被标出500元甚至6000元的夸张价格。
据观察,这场荒诞交易的背后,既有卖家对科研需求的误读与夸大,也有网络热梗的推波助澜。部分卖家宣称这些霉变食物适合生物、化学实验,或具有艺术价值,吸引了部分高校师生和艺术创作者的购买。专家指出,这些未经专业检测的霉变食物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如展青霉素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二手平台对这类“非标品”缺乏有效的质检机制,导致变质食品混杂在正常二手商品中,增加了交易风险。已有用户因“脱离平台交易”损失数万元,且存在虚假链接等诈骗套路。
针对此现象,中科院专家强调家庭霉菌研究价值极低,并提醒普通人切勿自行接触。部分二手平台已加强“变质食品”关键词过滤,但对“科研用途”商品仍缺乏明确下架标准。
本文综合自新浪新闻(新浪网)、百家号等来源。专家呼吁,公众应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风购买,平台也应加强监管,确保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共同维护二手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