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佳节前夕,上海市民对青团的热情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度。据最新报道,仅在一天之内,上海市民就狂买了15万只青团,这一壮观景象引发了全网的关注和讨论。
4月3日,记者走访了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总店,只见店门口人头攒动,前来购买青团的市民排起了长龙。队伍从店内一直延伸到店外,甚至排到了附近的石门一路和吴江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王家沙总店副经理赵东波介绍,为了应对青团热销季,店里的师傅们从凌晨零点便开始准备工作,每天制作十几万只手工青团,但依然供不应求,日日售罄。
青团作为上海市民清明时节的传统美食,多年来一直备受追捧。今年的青团季大约从3月10日开始,每天都有市民排队购买。从4月1日开始,更是出现了早上一开门就开始排队的盛况,一直持续到营业结束。不少市民表示,排队三刻钟都算快的,有的人甚至已经将排队买青团作为了“年度惯例”。
在王家沙总店,艾叶青团系列一直是市民们的首选。今年,王家沙还推出了两款新口味——枣粒核桃青团和黑松露虾笋鲜肉青团,以满足不同市民的口味需求。除了传统的豆沙、马兰头和咸蛋黄口味外,这些新口味也备受青睐。不少市民表示,他们特地前来排队购买这些充满春日气息的艾叶青团,以品尝这一口难得的美味。
除了王家沙,上海多家老字号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青团。如光明邨大酒家的榨菜鲜笋粢毛青团、沈大成的春三鲜青团、德兴馆的大虾鲜肉青团等,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买。这些青团不仅口感独特,而且价格也相对亲民。以沈大成的春三鲜青团为例,虽然售价比传统豆沙青团贵了1元,但凭借其独特的风味,依然销量不俗。
今年上海青团市场的火爆程度不仅体现在销量上,还体现在制作过程的透明度上。在福州路上的杏花楼总店,明档窗口的现制青团生产全过程清晰可见。师傅们将麦青汁与糯米粉混合,现场制作青团,全过程“无额外添加”,让市民们吃得更加放心。
此次青团抢购热潮不仅展现了上海市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随着清明节的临近,相信这一传统美食将继续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新浪财经、微信公众平台(腾讯网)等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