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北京一位大爷因不满银行低利息,连续两天在一家金店内购买黄金,总额接近200万元,重达6斤。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大爷年近七旬,毕生积蓄原本存放在银行。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大爷担心积蓄贬值,于是产生了购买黄金保值的想法。他首次踏入金店便要求购买价值百万元的黄金,次日又追加购买,两次交易均顺利完成。大爷对黄金的纯度和克重细节近乎苛刻,反复向店员追问不同纯度间的差异。
金店工作人员见大爷行为异常,担心其遭遇诈骗,果断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大爷坦言自己因银行利息低而购买黄金,认为黄金是“硬通货”,能保值增值。民警对大爷的行为表示关切,并建议其在做出决定前咨询专业理财顾问。
专家指出,虽然黄金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但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的“万能药”。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避免盲目跟风。此事件也反映出当前金融市场的供需失衡和公众对金融工具复杂性的理解不足。
本文综合自中国蓝新闻、映象网、财经头条(新浪网)及无具体名称来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