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在贵州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幽灵之花”——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的植物多样性,也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据悉,这两支野生兰科植物监测队伍分别来自贵州大学林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他们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发现了这两种奇特植物。浙江假沙晶兰数量达30余株,而球果假沙晶兰则有8株。这些植物通体莹白如玉,茎干纤细如纱,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和林下柔弱阳光的反射下散发着半透明的微光,仿佛出没于林间的幽灵。
这两种植物颠覆了传统生存模式,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多年生菌根异养植物。它们一生潜伏地下,仅在开花时钻出腐殖层,完全依赖森林腐烂的有机物与特定真菌共生获取养分。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要在生态系统稳定、生物链未受干扰的天然林下才能存活。
此次发现不仅展示了贵州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科研人员表示,将继续深入研究这些植物的生态习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本文综合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新浪财经(新浪网)、新闻中心(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