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生猪痢疾的疾病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猪痢疾
病原: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又称猪痢疾密螺旋体)。
流行季节:每年的4-5月份和9-10月份。
发病日龄:以1-4月龄最为常见。
临床症状:食欲减少,剧烈下痢,开始拉黄灰色软粪,后转为水泻,含有黏液、血液或血块,后期粪便呈黑色,猪只消瘦、贫血,生长停滞,病程7-10天。
病理变化:大肠黏膜肿胀,皱褶明显,表层有点状坏死,黏膜出血,内容物稀薄,呈酱油色,胃底部出血或溃疡。
2、 仔猪大肠杆菌病
病原:大肠杆菌。
流行特点:一年四季流行,黄痢发病日龄出生后几小时至一周,以1-3天常见;白痢发病多在10-30日龄。
临床症状:
+ 黄痢:一窝仔猪中突然有一至二头发生全身衰竭,迅速死亡,其它猪只相继发病,拉黄色含凝乳块浆糊状稀粪。
+ 白痢:拉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粘稠粪便,病程较长,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行动迟缓。
病理变化:
+ 黄痢:胃膨胀,内有酸性凝乳块,胃底黏膜潮红;肠鼓气,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或黄白色稀粪。
+ 白痢:尸体消瘦、脱水,胃肠黏膜充血,易剥落,肠内空虚,有大量气体和少量灰白色带酸臭味的稀薄粪便。
3、 仔猪红痢
病原:C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杆菌)。
流行特点:四季流行可发,以1-3日龄初生仔猪最常发病。
临床症状:突然排出血便,后躯沾满血样稀粪,病程长者排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呈红褐色水样粪便,极度消瘦和脱水,一般在出生后5-7天死亡。
病理变化:空肠及回肠前部肠壁深红色,与正常肠段界限分明,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广泛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深红色,充血出血,肠黏膜下层及肌肉层有气肿。
4、 病毒性仔猪痢疾
代表疾病: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原:病毒。
流行特点:高度接触性,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腹泻为特征,死亡率极高。
临床症状:剧烈呕吐,排水样或黄色粪便,常夹杂凝乳块,严重脱水。
诊断: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综合判定可做出诊断,通过荧光抗体等方法可进行确诊。
5、 其他相关疾病
猪副伤寒: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耳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病死率较高。
猪轮状病毒病:特征症状表现为1-10日龄的仔猪高度腹泻,严重脱水,腹泻随断奶而增强,死亡率3-10%,3-7天后死亡。
引起生猪痢疾的疾病多种多样,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和其他病原引起的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些疾病的监测和防控,以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