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以唐代长安为背景的音乐剧,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的故事。该剧原计划在洛阳进行巡回演出,然而却遭到了一些抵制声音。
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热映,西安和洛阳又掐起来了,动静还不小。
7月23日,《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和谢君伟到洛阳参加影片宣传活动,却遭到网友举牌抵制,被质问为何把所有原本属于洛阳的戏份全被篡改删除,比如“李白与杜甫明明是在洛阳相遇,但影片中却成了在长安相遇”。更有网友发出“洛阳八问”,认为影片传达不实历史,有误导青少年之嫌。
两位导演现场给出解答,虽然历史中有明确记载李杜相会是发生在洛阳,但影片中高适是男一号,观众并没有跟着李白或杜甫,而是以高适的视角去展开他和李白的友情,跟着他的脚步去看唐朝诗人的人生,“所以影片中不管李白还是杜甫,他们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片方的回应并未打消网友的疑问:《长安三万里》是否有意抹掉了洛阳?另有网友举例,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和张旭草书并称“唐朝三绝”,三绝合体在东都洛阳,但导演在片中将其安排到了扬州。这种“去洛阳化”不管是否有意,确实会让洛阳观众感到不适,出现一些情绪反应也属正常,至于片方是否有其他隐情,笔者不能妄加猜测,期待片方给予更多的答疑解惑。
如果从文艺创作的领域出发,电影创作是要在真实历史上加上艺术改编,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泼有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一条框架,但尺度和颗粒度又是一个模糊地带,引发网友讨论实属正常。
至于网友担心历史失实,会影响年轻人尤其是儿童的历史观,则需要冷静看待。这部动画历史片所引发的关于史实讨论,本身也起到了一定的知识补充功能。影视可以唤起孩子的好奇心,但不能寄希望于看电影学历史,家长可通过引导观看纪录片、阅读历史读物、逛博物馆满足进一步的知识探寻。
相隔700里,共享三千年,从历史维度来看,洛阳和西安两座古都双子星,同享汉唐盛世,拥有相似的气质,却有道不尽的纠葛,颇有相爱相杀之感。不管是洛阳的《风起洛阳》《大理寺日志》《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还是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长安三万里》《大明宫词》,聚焦大唐的影视想象,总是离不开这两座城市,离开谁都不完整。
尽管时常出现的两地网友的情绪斗嘴,但面向未来,不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是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都有着交流互鉴的深厚基础。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洛阳和西安同框同频,洛阳代表团6月就曾到西安考察学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文旅产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