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那英汪峰杨坤刀郎事件 刀郎当年究竟做错了什么遭群起围攻

2023-07-24 09:08:18

  当年刀郎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火遍全国,但却被杨坤、那英、汪峰等人围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2004年,刀郎发布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一经发行,便迅速火遍全国,销量高达270多万张,盗版销量更是破千万。

  当年,周杰伦的全球销量也不过260万,足以证明大家对刀郎音乐的喜爱。他的歌曲中蕴含着一种粗糙砥砺着的生命力,让人非常容易共情。一时间刀郎风头无两,大街小巷都能够听到他的歌声,然而这也把他送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先开腔的,是当时还没有那么火的汪峰。他认为刀郎的走红是流行音乐的悲哀,还表示从没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刀郎,他的音乐从编曲到作词方面都很一般,过于粗糙。并暗指刀郎之所以销量高,是因为喜欢听他唱歌的人都是农民。人口基数多,所以大家会有人人都爱听刀郎音乐的错觉,实际上城市里的人并不喜欢。这番言论可见汪峰对刀郎的偏见之深。

  那英这位华语流行乐坛的大姐大,也对刀郎的音乐直言不讳。2010年,那英担任第十届“音乐风云榜”的评委主席,当时刀郎以超高人气获得了“内地十大影响力歌手”的提名。然而那英却据理力争地认为,“刀郎的歌曲不具备审美标准”,然后拒绝他加入。

  据传,那英当时甚至还说,“在KTV唱刀郎的歌的人都是农民”。她认为刀郎的音乐虽然销量很高,但不能光凭销量来评判他的音乐成就与影响力。

  这话听上去没什么毛病,但销量不正是证明影响力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吗?最终刀郎自然没有获得这一奖项。

  当时杨坤也毫不掩饰对刀郎作品的鄙夷,他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刀郎的音乐,那是音乐么?”还称刀郎根本不懂音乐,言语之间尽是对他作品的嫌弃。

  刀郎的歌词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卖弄似是而非的伤感,而是用简单直白的话语表达情感。所以被主流音乐圈那些人认为是“粗俗的”。

  但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眼中这样“难登大雅之堂”的音乐,却十分卖座,甚至比他们自己的音乐成绩还要好许多。

  这难免会让那些正统音乐人脸上挂不住。所以就有了上面他们对刀郎的猛烈批判。但这不仅是所谓学院派音乐人,对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刀郎的质疑,也是对大众品味的质疑。

  那么承受了这么多非议的刀郎,到底做了什么?刀郎自己应该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火了,挡了别人的路,仅此而已。

究竟回顾相关信息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农业 | 机电 | 帝答 |
品味科技、农业、机电行业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