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关于机票隐形加价的消费纠纷案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央视新闻报道,王先生在一家机票代销平台上购买了一张从山东青岛飞往浙江宁波的机票。购票时,平台页面显示机票价格为280元,附加机场建设费和燃油费70元,同时声称提供40元优惠,最终需支付310元。当王先生在航空公司官网验证机票时,发现官方票价仅为300元。即便算上优惠,实际支付金额仍高出官方价格10元。
面对这一疑惑,王先生向民航局投诉。代销平台回应称,这多出的10元是购买了一个外卖红包。但王先生表示,在购票过程中从未看到任何关于外卖红包的信息,认为平台以优惠之名进行了隐形加价和捆绑销售。为此,王先生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机票代销平台退还票款并予以三倍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代销平台未明确告知王先生支付金额的构成情况和金额用途,构成消费欺诈。最终,法院判令机票代销平台向王先生退还310元票款,并支付三倍赔偿共计930元。
此事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机票等商品时,务必保存好支付订单和费用清单,如遇隐形加价等侵权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综合自新浪财经、手机搜狐网、微博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