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人物简介生平经历 杨玉环是安史之乱罪魁祸首吗?

2023-06-25 09:34:10


  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市)人。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嫁给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为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天宝四载(745年),册封为贵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含恨赐死。

  人物生平

  贵妃得宠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十分恩爱。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唐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载(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所以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

  唐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衣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衣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

  杨家得势

  杨贵妃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诗讽之:“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杨玉环是安史之乱罪魁祸首吗?

  大家肯定一致认为罪魁祸首是杨贵妃,这当然是安史之乱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错不在杨贵妃,在于唐玄宗自己。晚年的李隆基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开始沉醉于后宫生活,宠幸奸臣。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排除异己,大权独揽,导致朝纲混乱,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重用安禄山,让他的实力一步步壮大。而李隆基被杨玉环迷的神魂颠倒,费尽心机的讨好杨贵妃,将朝政抛诸脑后。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描述的李隆基知道杨贵妃喜欢荔枝,便专门开辟一条贡道用来运荔枝,以此讨好杨贵妃的场景。李林甫之后,李隆基让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做了宰相,此人比李林甫有过之而不及,在他的专权下,唐朝的政治更加不堪。统治阶级的腐败必然就会导致各种矛盾升级,百姓的生活负担不断加重,这也是动乱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拥兵自重,严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节度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都督,是唐朝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唐太宗时期,唐朝对外多为主动出击,打败了周边许多势力,让唐朝的版图不断扩大。唐太宗之后,唐朝便由攻转守,唐朝的边防就需要很多的驻军。以前朝廷都是采用府兵制来扩充军队,但是府兵制短期内是无法组织出大量的军队,于是唐玄宗便采用募兵制来代替府兵制,也就是用招募的形式来扩充兵源,各个节度使有权自行就地募兵。这种制度在短期内确实可以招募到很多兵士,但是兵源来历确错综复杂,而且这也导致了招募来的兵士只会忠于节度使,这让节度使有了军权,不仅如此,节度使后面还有了地方的财政大权,权力十分巨大。“安史之乱”中叛变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权倾一方的节度使,甚至身兼三地的节度使,手下拥有大量军队,拥兵自重。

  第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矛盾的升级。“五胡乱华”后,大量胡人进入中原,但是胡人和汉人的矛盾一直存在。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他们掌权成为一方诸侯之后,必然会生出异心,想要自立为王。而胡人能够成为军队领导者,还是宰相李林甫提出来的,正是在他的主政下,胡人开始做大,手握重兵。

  就这样,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的盛世极速坠落,人口锐减,社会动荡,百姓苦不堪言。虽然最终叛乱被镇压了,但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形成了,最终为唐朝埋下了覆灭的种子。在这场叛乱中,唐朝的边境吐蕃趁势作乱,西域和河西走廊尽失,唐朝内忧外患的局面彻底形成。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农业 | 机电 | 帝答 |
品味科技、农业、机电行业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