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过后,大打出手。
01
数月后,淄博登上热搜的新闻开始变得不堪。
7月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山东淄博两烧烤店疑似因抢客人发生冲突,一家烧烤店围殴另一家店。
据《潇湘晨报》报道,事发7月8日晚,涉事烧烤店齐老三烧烤到另一家烧烤店揽客,被抢客的烧烤店心生不满,于是与其理论,结果却被齐老三烧烤店一伙人殴打。
有商户表示齐老三烧烤不只一次抢客,"当天好像是争一个旅游团的人,一个团里人很多,不是一个两个,如果只抢一个两个可能也就算了,但一个团都被拉去了,那被抢客的店家肯定不高兴啊。"
几何时,淄博烧烤以烟火气和营商环境闻名。
如今,曾座无虚席的烧烤店因为争抢旅游团大打出手,背后折射出淄博旅游红极一时后的现实窘境。
各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过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6月中下旬时,“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话题还曾一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除了依旧热闹的“八大局”市场外,一些曾经座无虚席的淄博烧烤店,即便在用餐时段,也只能看到零星食客。与此不少店铺贴出了“转租”信息。
58同城网站检索发现,淄博烧烤店铺的转让信息有近四百条,月租金由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有近1/3发布于7月,还有1/3左右发布在5月中旬以前。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其中不少转让店铺都具有新开业、新装修和新设备等特点,多数表示接手后即可继续经营,转让费用从十几万到三五十万不等。
与批量转让相应的是,抖音旗下巨量算数显示,“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4月9日达到首个小高峰,达到了247.67万,并在之后的4月29日达到了峰值1105.79万。
在“五一”假期之后,该数值呈下跌趋势。到了6月30日,该数值仅为10.91万。
而整个6月份,“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除了在端午期间稍有上升,达到40.48万外,整体呈下降态势。该月的平均值仅为15.9万,最后一周更是普遍低于10万。
淄博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据其观察,现在的外地游客减少了近70%。
但也有多名当地烧烤店店主认为,此次备受关注的“淄博凉了”的话题中,转让和倒闭的不少是一些蹭热度新开张的烧烤店。
最火热的暑期,淄博旅游回归常态,对于还有“赶烤”准备的游客是个好消息,但对当地“小跑入局”的餐饮、酒旅从业者却无异于兜头一盆冷水。
02
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一直占据互联网的热搜。
淄博烧烤的火爆,并不符合经济学意义上对流行的定义,它既不具有稀缺性,也不属于一种新的发明,更不代表了某种时尚。
毕竟,淄博只是一座三四线城市。从旅游的角度来说,它的可玩性其实并不突出,吸引外地游客的主要还是特色烧烤,靠烧烤单品支撑如此庞大的流量,换任何城市都难以实现。
而淄博政府为了将突如其来的流量转化为“留量”也着实尽力了。
在“淄博烧烤”火遍全网时,政府设立淄博烧烤名店“金炉奖”,开设烧烤定制专线和公交专线,对酒店实行严格的涨价控制措施,以及积极解决游客上厕所难、停车难等问题。
有业内人士向旅界披露,彼时,淄博文旅局相关负责人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云游各地讲解“淄博经验”,各地政府亦纷纷效仿。
多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坐不住”了,据公开信息,辽宁锦州等多地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考察团前往淄博实地考察。
锦州市赴山东淄博等地招商考察
河南南阳还召开会议分析淄博烧烤出圈现象。
还有其他地市文旅局长直接到淄博“揽客”,在烧烤摊前为游客赠送特产,并邀请游客“吃完烧烤”去其他地市“玩一玩”。
火热流量加持下,淄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金融机构为店主提供“金炉惠享贷”、“滋淄贷”等便利措施,以推动烧烤行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这类针对性的优惠措施,确实体现出较高的服务意识,但也在引导市场主体扎堆进入,导致商家高估了市场行情,高估了客流的持续性。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3月1日至6月18日期间,淄博当地新增烧烤相关企业694家。有专家指出,当地烧烤行业扩张迅速忽视了网红经济的有限周期,导致供应过剩。
流量就像是一阵风,匆匆来、匆匆去,从大起到大落,这中间或许仅有几周,或许长达数月,但最终均导向平静发展的轨道,淄博烧烤就是如此。
这也应了当地宣传部门所给出的看法:“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流量自有其转瞬即逝的特性,那些认为淄博烧烤能长久爆红的论调,显然忽视了网红经济的独特属性。
03
网红城市的流量,撑不起旅游业的长线发展;旅游业的短期爆发,也撑不起一个工业城市的转型。
这可能是降温后的淄博,必须直面的残酷现实。
目前淄博烧烤吸引的客流量确有下降,比不上火爆时期,也让部分从业人员感受到“凉意”,陷入倒闭转让,甚至为了抢旅游团群殴的局面,但受此影响的主要是借热度新入场的商家。
一些新开业的烧烤商家,没有积累熟客资源,品牌效应当然比不过本地长期经营已形成传统优势的老商家,网络热度过后,平时的上座率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只得选择转让放弃。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于海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淄博热度回落是正常现象,网络现象级话题无一不是经历从爆火到回归常态化这一过程,这是网络规律和旅游市场规律共同决定的。
“淄博难得的是接得住爆红带来的海啸一般的人流和信息流检验。”而且从天气原因来看,近期淄博包括山东内陆城市高温炎热,不利于游客到访。
而经过“流量大潮”的冲洗,那些有熟客基础与名气加持的店铺,依然能“长红”下去,且热度不输被流量“砸”中后的“爆红”。
在这个层面看,淄博告别喧嚣不是坏事。
前段时间,各地文旅局长按照当地的标志性文化,竞相登上由到安全流量组装而成的变装秀场。这些冲着流量变现而去的变装秀与精神贫乏的受众同频共振,却先一步成为“过去式”。
很多年后回望,淄博烧烤的火爆是如此的荒诞,但在“此时此刻”,却浓缩了2023年中国旅游业的全部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