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4日晚,四川南充市迎来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蛴蟆节”。灯火流连,上演万人空巷的年味狂欢。
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送蛴蟆灯”。蛴蟆灯究竟是什么?有什么讲究?今年的蛴蟆灯又有哪些不同?记者在南充市顺庆区共兴镇,实地探访了一番。
区志记载:嫩竹竿,可手持
又是一年正月时。在顺庆区共兴镇,当地人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扎“蛴蟆灯”,灯的外观各有不同,除常见蛴蟆形状外,还有生肖灯、鱼灯、飞弹灯等。小的一个人就能拿走,大的则需要多人抬走。
据《顺庆区志》记载,“蛴蟆灯”下部是嫩竹竿,可手持,顶部划破编成灯笼形,外部四周敷白纸,白纸留一小口通气,内置一截蜡烛。
据了解,传说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后来有一位高僧指点,称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经过300多年的演变,如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当地人讲述:边制作边用心祈祷
将挑选好的竹子锯成两米多的长度,再把顶端平均地破开,编成圆圈,固定成椭圆形。在张荣手下,蛴蟆灯便有了雏形。
“现在的样式增多了,工艺也有所不同。”共兴镇五洞桥村的张荣,是今年做蛴蟆灯、过蛴蟆节的自发群众之一。多年来,他坚持自己做蛴蟆灯。
说到蛴蟆灯的变化,张荣颇有感触:“灯纸除了最常见的白纸外,还有红纸、绿纸、黄纸等,或几种颜色拼在一起。以前的灯纸,是用米汤糊上去的,现在则用胶水粘贴。”
张荣告诉记者,制作“蛴蟆灯”最重要的是慈竹,如果制作小“蛴蟆灯”则需要挑选细的竹子。
“我们把短截的蜡烛固定在竹圈内,最后用彩纸糊在竹圈外部,把外表装扮得漂亮点就成了。”张荣说,制作蛴蟆灯并不难,他们边制作边用心祈祷,把过去一年里不好的经历装进蛴蟆灯然后烧掉,祈求来年一切顺利,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