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祭扫”需引导,文明追思是关键

2025-03-31 15:03:39

  清明将至,多地出现“花式祭扫”现象,一些市民采用新颖但略显浮夸的祭扫方式,引发了社会关注。真正的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不应被形式所束缚,而应注重内心的真挚情感

新闻

  在湖北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连续8年举办集体生态葬活动,传递了生态理念,用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法诠释生命的厚重绚烂与温暖情感。而在吉林长春,华夏陵园打造公益祭思祠堂,市民可献上鲜花,或将思念写在“树叶”上投入“生命之树”,绿色低碳的方式寄托哀思。

  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广文明、绿色、安全的祭扫方式。例如,在浙江杭州,安贤园推出“无境数智生命体验空间”,通过科技手段为逝者家属提供更加丰富的追思体验。在宁夏银川,市民政局联合各殡仪服务机构推出水溶信笺新型环保祭扫方式,引导公众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

  也有一些“花式祭扫”方式偏离了清明节的初衷,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浮夸,甚至造成了浪费和污染。对此,社会各界呼吁,清明祭扫应回归本真,注重内心的真挚情感,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

  本文综合自新华全媒+|风清景明正清明——各地倡导文明祭扫见闻、绿色 文明 平安——各地服务保障清明祭扫速写等相关报道。各地应继续加强宣传引导,推广文明、绿色、安全的祭扫方式,让清明节回归其应有的庄重与肃穆。

文明相关信息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农业 | 机电 | 帝答 |
品味科技、农业、机电行业新知识